今亮点!聚焦 | 吉林长春,逛“博”因何成了新时尚

3月19日,“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展览延期的最后一天,先前吉林省博物院推出的这个展览展出时间是到3月8日,自2023年1月13日开幕以来,广受好评,为呼应广大参观者的热情,所以延期了。

不只是在吉林省博物院,长春这座城市里的其他博物馆,人们的热情同样远超想象,数据会说话——

2023年1月13日,吉林省博物院推出“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日接待观众量高达上万人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2月,伪满皇宫博物院总接待人次达到了69986人次,创历史新高。

2022年9月18日,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自重新开放以来,已接待超过10万人次。

……

这一串令人惊讶的参观数字背后,是人们满满的求知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吉林打造特色地域文化的扎实举措的生动实践,更是长春文化创意城建设的重要布局。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博物馆已经成为记录过去的文明之光,同时启迪着未来的文明,成为世人学习、掌握、分享知识的圣殿。

如果只有一天时间,让你了解一座城市,选择参观这座城市的博物馆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博物馆可以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古代文化、近代变迁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长光卫星航天科普基地

长春市历史悠久,历史遗存丰富,城市空间格局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从吉林省博物院、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旧址博物馆,到吉林省科技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长春文庙、长光卫星航天科普基地、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为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省的各大博物馆近期不断推出精品展览、优质活动,也让吉林人逛馆看展的热情高涨,成为重要的休闲活动之一,不但有家长喜欢带孩子去逛博物馆,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喜欢在博物馆里学习打卡。

“永远的长安”精品展搅动全城

吉林省博物院目前已经成了长春文化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点,每到周末,展厅同时就有上万人“在线”。自1月13日推出了“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已经成为话题性展览,仅仅2月19日单日,接待的游客数量更是达到了11092人,这只是“散客”,不包括团体参观。

“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由吉林省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西安博物院、乾陵博物馆、昭陵博物馆、西安市长安博物馆、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共同参展,展览以唐代长安为主题,分为“东方之都”“乐居长安”“丝路胡风”三部分内容,展览中这些历经千年沧桑的珍贵文物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唐代长安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历史和文化。

该展览自展出开始就成为爆款,由于恰逢春节和寒假,游客络绎不绝,每日接待观众都在千人次以上,到了休息日,日接待观众高达上万人次,甚至有来自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的游客慕名来看展。

不仅仅是“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火爆,在该展览对面B展厅里举办的“吉镜流光——吉林省博物院藏铜镜展”同样火爆,本次共展出战国、汉代、唐代、宋辽金和元明清时期的铜镜一百余面,其中包括吉林省博物院的重点文物贴银鎏金珍禽瑞兽菱花镜、辽契丹文八角铜镜等。该展览在休息日时,单日接待观众人数也达数千人次。

伪满皇宫博物院接待人数创新高

摄影 殷维

火爆的远不止吉林省博物院,伪满皇宫博物院同样炙手可热。

3月2日,伪满皇宫博物院公布了2023年开年旅游数据,仅2月份,伪满皇宫博物院总接待人次达到了69986人次,同比2019年(伪满皇宫博物院开馆以来游客人数最多的年份)增长83%,创历史新高!

虽然参观人群年龄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但18-40岁的人群仍是参观的“主力军”。吉林游客占比37.33%,外省游客占比62.67%,其中,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广东的外地游客比例居多。根据游客热力分布图,同德殿、缉熙楼、嘉乐殿、勤民楼、怀远楼等地是游客停留最久的地方。

摄影 殷维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也同样热门,据伪满皇宫博物院公众服务部游客中心主管臧雪静介绍,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于2006年落成开馆以来,陆续接待观众上千万人次,成为全市最重要的爱国主义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革命教育场所之一。经历四年的基本陈列经改陈升级,于2022年9月18日再次对外开放,再次开放以来接待游客也已经达10万人次。

300%增长的长影旧址博物馆

作为全国知名的“电影城”,长影旧址博物馆也是外地游客必到之地。作为吉林省“三地三摇篮”六个红色标识之一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开创了人民电影的“七个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新中国电影的摇篮。而摇篮的历史则被定格光影记忆,浓缩在长影旧址博物馆之中。

2023年开年,长影旧址博物馆开展的“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活动深受省内外游客欢迎,总收入同比最佳收入年2019年增长22%,其中门票、售卖、讲解等各项收入同比2022年春节档均增长300%以上,创下历史最好纪录。

长影旧址博物馆包括长影电影艺术馆、长影摄影棚展区、长影洗印车间展区、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和配套的长影文化街区。在这家博物馆里,能够见证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历程,厚重的根基与极具现代感的设计,让展厅独具匠心,其中声、光、电的巧妙运用,也让年轻人流连忘返。

长影旧址博物馆二楼有一个“小白楼”展区,“小白楼”在新中国电影史上举足轻重,是“剧作家的摇篮”,无数经典剧本就诞生于此,展区局部还原了“小白楼”内的房间布置以及摆设。

魔方群则有180张珍贵的长影电影工作照,无数电影人曾经回到这里在魔方群里寻找自己年轻时的足迹。

全省有109家博物馆 还有这些值得打卡……

随着人们对于文化需求的提升,博物馆的热度不断攀升,那么,你知道吉林省到底有多少家博物馆吗?据悉,全省拥有109个博物馆,这些种类多样、特具特色的展馆,是彰显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标志性符号。

吉林省博物院所在的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里,除了吉林省博物院外,还有吉林省科技馆和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这两家展馆以科普为主。

摄影 殷维

吉林省科技馆隶属于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以“科技与梦想”为主题,下设“梦想的摇篮”“智慧的阶梯”“创造的辉煌”“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和“实践梦想”五大主题展区,包含14个展厅,424件(套)展品展项,拥有数字球幕影院、4D影院、梦幻剧场、动感影院、灾难剧场五座特效影院,展示内容涵盖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生命等各学科的经典原理,充分介绍了当代工业、交通、信息、工程、宇宙等众多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围绕展览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特别是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着重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摄影 殷维

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光学专业科技馆,总建筑面积19604平方米,设有奇妙之光、千年光辉、神州光华、光的探索、光的时代、光彩世界、光的未来7个常规展厅,1座4D影院,还有光学图书馆、光学实验室、制作工作室、创新工坊、多功能厅,以及自主研发的1套流动光科馆展品、1套光学乐器和2辆光学科普大篷车。

以科普为主的展馆还有长光卫星航天科普基地,依托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打造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三条科普长廊、科普教育厅、光体验厅……还有专业的科普讲师队伍为参观者讲述航天梦。这些科普展馆每到周末和公众假期,就会被小朋友们“霸屏”,平均接待人次都在数千人以上。

长春文庙博物馆则彰显着长春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底蕴,每年除举行成人礼、启蒙礼等传统礼仪活动外,还在元旦、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腊八等传统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深受民众、游客的欢迎;并一直积极从事国学宣传普及工作,2005年12月28日,长春文庙与省社科联、长春电视台等单位共同开办了全国首家公益性国学讲座——国学大讲堂,至今未曾中断。特别是2003年9月28日,长春文庙恢复举行祭孔大典。此后,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长春文庙都举办盛大的祭孔庆典活动。

另外,长春这座知名大学城也诞生了无数与高校有关的博物馆,首屈一指的就是依托东北师范大学建造的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暨吉林省自然博物馆,主要从事动物、植物、地质古生物、自然地理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

依托吉林大学打造的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这里馆藏丰富,目前藏品约计8000件,其中珍贵文物约500件。馆藏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钱币、甲骨、玺印、佛像、书画等门类,以及左家山、西团山、田家坨子、汉书和白金宝等遗址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考古发掘品。另外还有吉林财经大学的吉商博物馆长春中医药大学有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都是宝藏博物馆,看点十足。

作为知名的工业城市,长春还有陈列着新中国第一辆国产东风牌小轿车的一汽“红旗文化展馆”;隐藏在长拖1958的长拖1958泛博物馆,曾经被印在1960版(第三套)一元人民币的正面的东方红28型拖拉机的艺术装置,就摆在眼前;承载、传递了这座城市80余年的净水工业历程与老长春人的集体记忆水文化生态园“水与城市”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也一样等着大家检阅打卡。

近日,此外,刚刚有三个展览入选了3月份全国博物馆精选大展的吉林市博物馆是一所融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艺术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展览以独具特色的吉林陨石和深厚的地域文化为主题,逐步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相互补充、交相辉映的展览体系。

一一数来,发现身边宝藏多多。一位网友在参观了“永远的长安”后,她又来到吉林省博物院的4楼,被吉林省博物馆建馆70周年的特展惊艳到。她在微博上说:“比较好奇的是,大家都排着队在一楼盖章的时候,就从来没想过,这到底是博物馆里的哪件文物么?”谜底暂不揭晓,等你自己去发现。

吉林大地上遍地开花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是构筑吉林精神、吉林价值和吉林力量,讲好吉林故事的最好载体。

赓续城市文脉,传承文化基因。随着吉林省不断探索地域文化特色,谋划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长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散落在吉林大地上的那些文化瑰宝也因文化旅游的不断升温而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狂奔。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图片除署名外由各大被采访对象提供


关键词: